(原标题:换汤不换药 百度资讯搜索结果不再显示网址) 在向百家号导流遭遇质疑三天之后,百度对其搜索产品进行了调整。 1月25日,百度已对搜索引擎进行了微调,其资讯的搜索结果中不再包含网页地址,而是采用媒体名称代替。其结果是,过去尚能以网址判断搜索信息来自百家号或外部网站,如今唯有进入链接才能分辨出来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搜索“特朗普”关键词发现,至少前三页搜索结果均为百家号内容。不过现在,从隐去网址的搜索结果页面很难辨识。在这些搜索结果中,其中既存在权威媒体的百家号内容,也有一些不知名的百家号内容。 就此,《搜索引擎百度已死》作者方可成表示,判断互联网上的信息真伪和质量,最可靠的依据就是网址。一个网站的名称、版式、内容,什么都能造假,就是网址造不了假。 “百度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自己产品的使用率及权重,但忽视了用户的真实需求,也不关心用户是否被欺骗,”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互联网从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论道,“域名不只是一串字符,而是一个可追溯真伪的手段。百度此举的风险在于,如果只是用品牌名称、商标来标识公司,那么出了问题是很难及时溯源的。” 屏蔽地址 1月22日晚间,《搜索引擎百度已死》刷屏,该文指责百度搜索结果一半以上会指向百度自家产品,尤其是百家号。然而,百家号中充斥着大量营销、质量低劣和“盗版”内容,进而导致百度搜索结果的内容质量大幅下滑。围绕质疑,百度此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,百家号在整体搜索内容占比小于10%,并且百家号是提升百度APP内容生态体验的重要举措。 不过,舆论持续发酵的过程中,百度确实也进行了调整,但调整的思路并非减少对百家号的自我引流,而是隐去了资讯搜索结果的网址,仅显示媒体名称,从而令百家号内容隐藏在搜索结果中。 该次调整后,用户很难通过网址来辨别内容渠道。如果说,过去用户还能够通过网址来挑选希望访问的网站,如今则进一步丧失了选择的自由度。 除了丧失选择的自由度之外,未来用户使用过程中可能还存在风险。“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域名。在中国,凡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互联网公司,都要将其域名在工信部进行备案,域名备案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在网上从事非法的网站经营活动,打击不良互联网信息的传播。”前述不愿具名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。 由此可见域名的重要性。在该人士看来,如果百度对搜索引擎进行微调,资讯搜索结果不再包含网页地址,而是采用媒体名称代替,这样相关搜索用户就无法分辨搜索结果的真伪,一旦上当受骗,也无法及时找到相应公司进行法律维权。 “出了问题用户很难依据品牌或商标来溯源,”该人士指出,“首先,搜索结果中的图标和品牌名称,有可能没有经过注册,即便是注册过的图标和品牌,也很难以此追溯企业原本的真实名称及相关信息。” (责任编辑:admin) |